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6位艺术大咖成为杭州转塘首批“艺术村长”,将为乡村带来什么 视焦点讯
来源: 钱江晚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04 19:21:42

在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这个“万担茶乡”,艺术的元素和浓度越来越出圈。

5月4日,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“艺术村长”项目启动。6位具有乡土情怀和艺术造诣的美院大咖成为“艺术村长”,分别与茶场村、桐坞村、上城埭村、长埭村、慈母桥村、大清社区签约。

他们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、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、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、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、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周东红、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沈实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这6位“艺术村长”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。

牟森老师是中国先锋戏剧的标志性人物,徐小明老师是新新导演的代表,毕学锋老师是中国设计界的领军人物,李凯生老师是我国当代空间建筑和艺术现象学研究“空间地理和物境诗学”学派的奠基者和“第五代建筑师”代表人物,周东红老师是“意大利——中国”建筑文化保护与促进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,多项设计案例在国内外受邀展出并获奖。沈实现老师是浙江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,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外40多项规划设计项目。

这些知名电影导演、建筑师、设计师,会给转塘的乡村带来什么?“喝了入伙茶,就要来真的,我们要办实事。”现场,艺术村长们这样表示。

“我们很关注当下的乡村,这里生产生活活跃,具有生命的原动力。马上我的工作室要入驻村里,第一步了解村里的诉求,再变成课题,给出方案,并导入我们的创意资源。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告诉潮新闻记者。

“现在乡村的环境、生态都好了,但是遇到了发展瓶颈,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导入艺术家,通过他们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力量。助力打造特色浓厚、韵味浓郁的艺术型未来乡村。”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合作处处长王益表示。

具体怎么干?

转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首批艺术村长要领办特色艺术乡建任务书,任期3年,每年都要进行考评。主要围绕蓝图规划、项目指导、产业带富、结对共建、乡村美育、文明乡风、乡土创作七大方面。

比如,西湖茶场村将充分依托知青文化的独特资源,利用现代化技术,复刻茶场经典记忆,探索打造“文化为魂+研学为体+花园为形”的文旅融合产业艺术型未来乡村;桐坞村将厚植“艺术”沃土,结合数字化优势,利用艺术文创优势打造多元化支柱性产业;上城埭村将以打造“最美中国茶村”这一蓝图,不断突出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两个重点,用心盘活本土资源,让茶村“处处都是景,四季皆可游”。

据悉,此次“艺术村长”项目是西湖区转塘街道校地合作机制再次迭代升级的缩影之一。近年来,转塘街道和中国美术学院以艺术为纽带,从“盛飨茶香”党建共建,到“校地大工委”高位推动,开启了一场共建共享、共美共富的校地“双向奔赴”之旅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